午月话端午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8-06-15 19:51:03    文字:【】【】【

端阳竞渡,选自《年节习俗考全图》

农历的五月,正值仲夏时节,江南地区已经进入了湿热多雨的梅雨季节,空气中四处弥漫着夏的气息。端午也就在此时,伴随着木棉、石榴,再次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端午的风俗,展示了中华儿女深情浪漫的诗意情怀,彰显了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人文魅力。

端午起源

古人云:“端者,初也”,“端”字表示的是初始的意思。在中国古代,人们习惯用地支的顺序来指称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午”便由此成为了农历第五个月的代称。因此,“端午”表示的就是午月的起始和开端。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其为“重午节”。此外,端午还有夏节、浴兰节、天中节、诗人节等二十多个别称。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与由来,古代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现今,流传最广泛的一种起源说法当推“纪念屈原说”。这一说法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吴均的《续齐谐记》留下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的记录,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

两份文献都把端午节的风俗和屈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认为端午食粽、龙舟竞渡都是因人们缅怀屈原而留下的遗俗。而相比其它起源说法,后世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出于对屈原的爱国精神、人格典范、绝世文采的推崇,“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由此奠定了“纪念屈原说”在今天的主流地位。端午节也正因被赋予了这样浓郁的人文色彩,才能在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中传承至今,生生不息。

学者们对端午节的起源则有另外的见解和思考,这其中以“端午祭龙说”最受认可。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中的考证,端午节民俗出现的时间比屈原早得多,端午节最早应是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赛龙舟则是祭祀活动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在刘向的《说苑》中,也记载了吴越先民有“断发文身,以象龙子”的习俗,说明了古越族人很早就把龙作为图腾。而端午“拴五色丝线”的习俗似乎也与吴越先民的这种民风相合。由此观之,便不难把端午和吴越民族的图腾祭祀联系起来了。

端午的起源还有纪念伍子胥说、恶日禁忌说、蓄兰沐浴说等说法。两千多年来,人们乐此不疲地琢磨着端午的起源和发展,端午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断丰富创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

龙舟竞渡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不仅仅体现在其众多的起源说法之中,更反映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这些传统习俗大多传承自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虽然饱经历史沧桑,却始终没有被人们遗忘。

每年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可谓是一场必不可少的水上盛会。乘着锣鼓的喧天声响,迎着江水的波涛翻涌,江河两岸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一艘艘龙舟你追我赶、劈波斩浪的画面好不壮观。

据说,在古代,端午竞渡是一场高规格的官方活动,每逢五月初五便会出现万人空巷的情景,地方长官通常要出席并主持赛会。明朝张岱《陶庵梦忆》中的“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沓沓然而沸”就记载了古人对这场盛会的热情和期待。

当然,在人声鼎沸中也有众多的文人雅士,他们用笔墨记录着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情景,于是一幕幕壮美画面便流淌在了诗词歌赋、丹青妙笔中,让我们现代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赛龙舟是何其热闹。

“棹翻波浪山如雪,醉杀儿郎喜欲颠”“龙艘破浪桨万枝,钲鼓聒天旗掣水”,向人们描绘了龙舟劈波斩浪的壮观场面。“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蜐(蜐是一种贝壳,此处将龙舟上的水手比喻为附在龙身上的贝壳)捷捽(意为揪),蟠委出之”则刻画了龙舟卷入漩涡时,水手们迅速将船划出的场景,让人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而“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两两龙舟争竞渡,奈珠帘、暮卷西山雨,看未足,怎归去”则表现了赛龙舟对当时人们的吸引力,生动描绘了人们意犹未尽、流连忘返的心态。

在众多描写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诗篇中,最经典的当属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诗人在描绘龙舟竞渡的壮景时写道: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未见龙舟,先闻鼓声,红旗开处,两艘龙舟跳入眼帘。之后则是以棹如飞剑、鼓声如雷等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竞渡场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万众欢腾的现场,既能感受到竞技者力拔头筹的决心,又能体会到观众紧张兴奋的心情。

端午食粽

中国有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举凡佳节,必有相应的美食,端午也不例外。正所谓 “五月端阳节,家家粽子香”,每年端午前夕,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着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作为一项传统节庆食品,早已成为了端午节的名片,而端午食粽也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粽子在古代有“糉”“角黍”“筒粽”等许多称呼,它产生于华夏先民祭祖、祭谷神以求丰年的原始崇拜。当时,人们为了保护耕牛,用粽叶包裹黍制成的角黍来替代牛角以充当祭品。到两晋时期,在端午节食用粽子就已经蔚然成风,甚至粽子还成了当时人们来往馈赠的礼品。晋朝周处的《风土记》中便记载有端午食粽的传统:“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

唐宋时期,人们对于粽子的制作、选材、食用等则更为讲究,粽子的品类也变得五花八门。写作于宋代的《岁时杂记》就记载了“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说明当时粽子的形状各异,馅料也不一样。宋人似乎也更加追求粽子的口感,喜欢往粽子中加入各种配料。因此,《岁时杂记》中又有“或加之以枣、或以糖,近年又加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类,近代多烧艾灰淋汁煮之,其色如金”的记载。

在绚烂多彩的唐宋诗词中,粽子的形象更跃然纸上。“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白白糍筒美,青青米果新”对粽子由表及里进行了描述。“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以夸张的笔法极言九子粽之大、之重,所谓九子粽是将九颗大小不一的粽子用五颜六色的线穿在一起,所谓五云浆据说是西王母酿造的酒,此酒非人间所有,后世便以此作为佳酿的代称。

除了赛龙舟、吃粽子,端午节还有插艾叶、沐兰汤、饮菖蒲酒等数十种不同的习俗。这些风俗被书写在了“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诗词翰墨之间,也被镌刻在了中华民族悠远的记忆之中。可以说,这些传承千年的习俗背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是对家庭团圆的永恒期盼,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

(谢毅 黄文彬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纪委监委)

辽ICP(备) 10202468号-1 

辽公网安(备) 21138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