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 简史】罗布桑却丹关于宗教的思想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0-03-07 15:08:57    文字:【】【】【

浅析罗布桑却丹关于宗教的思想

  

罗布桑却丹是一位清代蒙古民族杰出的哲学家,其蒙古名为巴音陶格涛,汉名白云峰,字罗子珍。罗布桑却丹为藏名,因他十多岁时家境贫寒,便出家到喇嘛庙学经诵典,故得此名。对他的生卒年份,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为1874-1928年,一说生于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卒年不详。哈·丹碧扎拉桑在其批注的《蒙古风俗鉴》的导言中提到,罗布桑却丹生于1875年,[1]而据地方掌故载,其生于光绪八年(1882年),约去世于民国十年间。[2]此说与前两种说法相距甚远。

    罗布桑却丹生于今辽宁省凌源市万元店乡热水汤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时起家庭因受“金丹道”事件的波及,生活困难,此后两三年间,父母相继去世。他自幼聪明好学,十七岁时,就担任苏木章京职务,后又被旗府任为扎兰章京。光绪二十至二十三年(1894-1897年),罗布桑却丹被喀喇沁左旗札萨克派遣,赴哲里木盟所属各旗查丁造册,调查喀喇沁前旗属民迁居那里的家户、人丁情况,这种公差,罗布桑却丹整整干了三年。在此期间,他了解了蒙古人社会生活许多情况,为日后撰写《蒙古风俗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随后,他为了继续深造,辞职离家到北京雍和宫喇嘛庙出家。因他有两兄一弟,所以当地人称之为白三喇嘛,原来的名字反而很少被人知道。出家后,他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研究宗教经典,学习蒙、汉、藏、满多种语言和文字。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应理藩院考试,获“四种语言格西”职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清廷翰林院所聘,在“北京满蒙高等学堂”任教。光绪末年,他两次东渡日本,受聘于东京外国语学堂和京都西本愿寺教学堂任教师,先后达七年之久。

  民国初年回国,寄居沈阳,写成《蒙古风俗鉴》一书(脱稿未付印)。这是蒙古哲学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书中充分体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书中描述了蒙古民族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此书蒙文版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出版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现已有日、美、西德、加拿大、蒙古等国译著。

  《蒙古风俗鉴》是一部用蒙文撰写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民族风俗学著作。此书始于1914年,成于1918年。[3]全文共分十卷,连同序言和结语共六十章,约二十万字。作者在这部著作中采取归纳整理的办法,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蒙古族社会的风俗习惯及其历史沿革。《蒙古风俗鉴》内容详尽,涉及面广,论述了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地理、风俗、教育等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像《蒙古风俗鉴》这样用蒙文系统而详尽地记述蒙古族风俗的著作,在蒙古族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蒙古风俗鉴》真实地描述了作者所处时代的蒙古民族的历史,反映了近代蒙古社会的时代特征。虽然书中引证的史料失误较多,讹传不少,没有把民间传说和史实严格地区别开来。但作为一部少数民族文献,它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对研究蒙古史,尤其研究近代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等各方面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史料。

  《蒙古风俗鉴》通过对喇嘛教的认识反映了罗布桑却丹的政治哲学思想。

  《蒙古风俗鉴》的材料来自作者的实地调查,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蒙古族的社会状况。他认识到了喇嘛教在蒙古族地区的兴盛给蒙古民族带来的深远影响。

  此书第五卷第三十一章,专门对西藏佛教在蒙古的兴起和发展做了记述。他首先指出佛教起源印度,后由藏族传入藏区各地,明朝时期又形成颇具影响的格鲁派,书中还谈到“八方十门”经法,此法用于推算投生转世(如推测活佛转世)。书中对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章嘉呼图克图的记载也很详细,对寺院教育(四大扎桑)和西藏的达赖及班禅两大活佛系统,喇嘛晋升爵位的办法等都有说明,可见,罗布桑却丹对佛教各方面有着很深的认识。书中还分析了蒙地喇嘛众多的原因:一是清朝为了使喇嘛安心,不派他们任何差役,尊重喇嘛;二是蒙古地方的世袭统治者随意压迫百姓,使人民没有任何办法,为了使后代摆脱痛苦,无奈把子女送到庙里出家。从上述原因中可以看出,无论从上层统治者推行喇嘛教来讲,还是从下层群众出家为僧来说,他们都不是为了真正的弘扬佛法,心向佛门,而是各有其目的,所以导致喇嘛教在此地区变质。此外,书中还提到元朝时由于军令严明,蒙古人对当兵打仗特别厌烦。那时当喇嘛不但不服兵役,还减免一切差役,所以喇嘛人数增多。最后谈到,正是上述原因,致使蒙地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而蒙古官员为迎合清朝统治需要,大兴庙宇,举办法会,导致官僧交友,闹出了许多荒唐快事。本章结尾指出,喇嘛教的教义使蒙古人居住区的人们思想和习俗表现为软弱和懒惰,喇嘛们只知道一切皆空,不懂繁育和增财之道,认为这会使蒙古民族走向灭亡。

  此书其它章节也有许多地方涉及到了喇嘛教。如第二卷第八章将蒙古老人在家信奉佛教看成一种习俗。第十章谈到蒙地男女结婚时把男大于女的习俗说成是来源于佛经。在第四卷第十九章还说到喇嘛教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影响,并隐含的指出,在清朝和蒙古上层官僚的专制统治下,人们即使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也难以有用武之地,迫使人人没有了进取心,致使社会停滞不前。另外,喇嘛教对蒙古地区的丧葬礼仪、遗产分配法、蒙古文字的使用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罗布桑却丹的宗教思想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蒙古风俗鉴》记载:清朝建立以后,康熙和乾隆二帝,详查元、明史,为了迎合蒙古人的迷信,与西藏的达赖喇嘛建立了友好关系,在北京、热河、多伦诺尔、奉天、长安等地建喇嘛庙……清朝重视喇嘛僧人,免除各项差役,遂蒙古人争相当喇嘛。[4]此处说明,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去是统治阶级支持的结果,与清朝对蒙古族的政治图谋有关,是清政府采取的一项特殊的统治政策。所以罗布桑却丹将其矛头指向喇嘛教,把它作为抨击的对象,其最终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罗布桑却丹认为“喇嘛教是使蒙古民族贫穷落后的祸根。”[5]而且他明确提出,“同胞们,尤其是喇嘛们,居然堕落到如此地步岂不可怜!”[6]笔者认为,此处第一个“喇嘛教”只是统治阶级和蒙古王公贵族的代名词,他们才是最终的祸根,同时也是对统治上层在蒙地推行宗教政策的反抗。而第二处的“喇嘛们”是指那些目的不纯、坐享其成、麻木的蒙古出家僧人。

  三、《蒙古风俗鉴》中写道:“蒙地自古有的信仰天神、龙王,有的地方还把地神、水神作为神灵,信奉有地区之神。远古,蒙古人还信奉过白发老头和老妇,也有信奉英雄名人出生地的。”[7]这里所提到的信仰其实也就是一种自发的宗教。但罗布桑却丹在揭露宗教的过程中,却将其忽略,而把喇嘛教当作打击的重点。此点再次表明了罗布桑却丹反对封建统治,反对民族压迫的核心思想。

  四、罗布桑却丹所批判的喇嘛教,实际上是指传入蒙古族地去的并在统治阶层和王公贵族的利用下已经变质的喇嘛教。当然,无论怎样的宗教都会有其弊端。罗布桑却丹也觉察到了喇嘛教的缺陷,如大兴庙宇,劳民伤财,影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

  不可否认,罗布桑却丹是我国近代蒙古族著名的思想家,他对宗教的理解也有其独到之处,对这一思想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罗布桑却丹治国安民的思想,把握他反对封建压迫,拥护民主革命的真实意图。

 

 

参考文献:

包益勤主编,《朝阳地方掌故》,朝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出版,19867月。

罗布桑却丹著,哈·丹碧扎拉桑批注,《蒙古风俗鉴》(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罗布桑却丹著,赵景阳译,《蒙古风俗鉴》(汉文),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11月第1版。

 

注释:

[1]罗布桑却丹著,哈·丹碧扎拉桑批注,《蒙古风俗鉴》(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导言第1页。

[2]包益勤主编,《朝阳地方掌故》,朝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出版,19867月版,第150页。

 罗布桑却丹著,哈·丹碧扎拉桑批注,《蒙古风俗鉴》(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导言第9页。

[3]罗布桑却丹著,赵景阳译,《蒙古风俗鉴》(汉文),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11月第1版,第79页。同时参见罗布桑却丹著,哈·丹碧扎拉桑批注,《蒙古风俗鉴》(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9页。

[4]罗布桑却丹著,赵景阳译,《蒙古风俗鉴》(汉文),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11月第1版,第82页。同时参见罗布桑却丹著,哈·丹碧扎拉桑批注,《蒙古风俗鉴》(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页。

[5]罗布桑却丹著,赵景阳译,《蒙古风俗鉴》(汉文),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11月第1版,第82页。同时参见罗布桑却丹著,哈·丹碧扎拉桑批注,《蒙古风俗鉴》(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5页。

[6]罗布桑却丹著,赵景阳译,《蒙古风俗鉴》(汉文),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11月第1版,第58页。同时参见罗布桑却丹著,哈·丹碧扎拉桑批注,《蒙古风俗鉴》(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3-124页。

(作者单位: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辽ICP(备) 10202468号-1 

辽公网安(备) 21138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