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公路】朝阳市国道绥珠线(喀左界至房申段)修复养护工程品质工程创建纪实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10-15 09:40:49    文字:【】【】【
      2023年初,凌源市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抓住朝阳市倡导推进建设节能环保绿色交通体系的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安排部署,启动绥珠线(喀左界至房申段)公路修复养护工程(工程全长33.083公里,起止桩号K131+138至K164+221),该工程被列省级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创建项目。吉瑞达公司中标承建该工程后,以高度的责任感,用优秀的人才技术资源和良好的企业信誉做保障,全力创建品质工程。
      以党建为引领,建设红色工地。吉瑞达公司对该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全力做好开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于4月1日准时开工建设。为实现工程“质量优良、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安全牢靠、服务提升”的创建目标,公司成立了品质工程创建临时党小组进项目、走基层,党员骨干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同时特别指派一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一名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全天候监督指导施工工作,极大地保障了工程安全和质量。工程项目自开工以来,充分发挥了“党建+品质创建”引领作用,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大力推行智能管理、科学施工、精雕细琢、勇于探索的先进理念,严格落实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充分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应用智能管理,建设智慧工地。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将大数据、智能化管理设备,应用于施工现场,利用信息智能化手段,对项目关键环节进行智能管理。采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工地相关人员日常在岗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通过农民工管理系统,实现了手机端考勤,人员实名制登记。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对所有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采用二维码技术对施工机械、操作规程、重要施工工艺、工序等进行信息化管理传输。通过上述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施工区域监管效能,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利用高效、沟通途径简捷,有效保障了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目标顺利实现。
      推动“科技先导”,应用技术革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新时代公路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要求,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一是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及GPS-RTK技术。结合本项目施工特点及相关经验,外业勘测、导线测量使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及GPS-RTK技术其定位系统精度高,作业效率高,节约人力成本和投入;操作简单,不受环境约束,可以全天候使用;二是使用泡沫沥青再生基层。废旧沥青混凝土含有3-4%的旧沥青和高质量的粗、细料,如果废料处理不当,极容易引起周边环境恶化和土质改变。泡沫沥青再生基层,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和柔性,有效地减少了反射裂缝,不仅增强了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疲劳性能,让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显著提高。在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减少CO2排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降低了建设成本,真正实现了资源节约,绿色公路理念;三是使用温拌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温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一般保持在140-165℃,相对于热拌沥青拌和料,温度降低了30℃左右,不但降低混合料生产能耗也显著降低沥青混和料的老化现象,从而增加路面使用寿命。
      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品质。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作业队队长严格加强质量管理,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管控,合理配置资源,从项目自身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入手,运用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动态控制的原则,采取相应手段、方法进行质量事前、事中和事后纠偏控制,以确保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有机结合,实现预期目标。严格把控质量管理,材料管控,技术人员培训等环节,大大地提升施工工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绿色环保,社会认可的总体目标。
      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拼搏,在郑善琪、张凯两位作业队队长带领下,全体参建职工顶着各种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于10月10日保质保量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从参建员工到工管部全体职工到总经理等公司领导层,每个人都在用主人翁的责任意识,秉承提高公路建设质量、提升公路建设品质的宗旨,毫不畏惧地面对所有困难和挑战,充分体现了公路人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真正实现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绿色平安、社会认可的品质公路建设目标!(滕起涛)
辽ICP(备) 10202468号-1 

辽公网安(备) 21138202000003号